• 财讯网
  • 主页 > 商界 > 正文

    顾其星的散文“长茅草的山”和“山下乡四十周年”纪念藏书票

    2021-09-26 10:29:44  |  来源:  |  编辑:  |  

    何鸣芳点评

    版画家顾其星老师是老三届知青,写了一篇随笔 “长茅草的山”,是一篇很有趣味的抒情散文。

    江苏的茅山,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历史名山,是道教圣地。茅山,还是神圣的革命圣地,抗战时期,茅山是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。朋友曾经邀请我们去茅山,但是那次有事没有去成,这次,在这里见到顾其星先生描写当年的茅山,更增添了我想去茅山看看的心愿。现在的茅山和顾其星文革中的茅山已然完全不同,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他描写那时茅山的情景。

    看了顾其星先生的这篇散文和他创作的黑白木刻,以及当年在茅山画的一些水粉画,可以

    感触到他从对茅山的认识到现在的眷念。

    多年以后,在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时,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,创作了一套20枚藏书票。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时,他又专门设计了一枚藏书票,题目为 “难忘岁月” 湖西草房藏书票 ,把知青生活的一草一木、一山一水刻画的栩栩如生,广阔大地、茅草屋、红太阳,劳动的情景历历在目。

    在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时,这位充满了感情的老三届知青,用刻刀去描绘当年知青的各种生活和劳动场景,票主是同时插队在一个公社的十九位同班同学,其中,第一张票主用的是顾其星的书斋名,这样正好是二十张。这套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藏书票,是中国藏书票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套真实记录知青生活的纪念藏书票。

    长茅草的山

    顾其星

    从小就听说过茅山,还说有大茅山小茅山,小茅山在常州,大茅山很远,那是五十年代,儿时。

    说,小茅山有节场,有茅山喇叭云云,后来,真还见到了茅山喇叭,竹子做的,发出的声音单调难听,不好玩,只有细小佬才喜欢。

    又长大了点,才知道,小茅山并无山,仅仅是西郊的一个小地方。

    再长大了点,已是八十年代了,才知道,小茅山节场在花园新村,再后来,有了长江路,见从清潭往北,过怀德路,有小茅山桥,桥下边,有小茅山村,哇!原来如此。

    1968年,说要下乡插队,统统下乡,可自己找乡下地方,也可以分配,地方是茅山。

    就是那个大茅山吧,不知道究竟有多远有多大?

    于是乎,就到了茅山,见到了茅山的真面目,原来茅山是一个山脉,牵牵连连的,一个山头连着一个山头的一个山脉,还有不少土丘。

    生产队叫湖西村,此湖叫鲍塘,村子在鲍塘西边,村东是平原,村西是丘陵,越往西地势越高,慢慢的就高到有石头的真茅山上去了。

    茅山的石头缝里长茅草,一片片的茅草,偶尔有些小灌木,稀稀拉拉的,只有山谷

    里,有些树木,也是东一棵西一棵不成林。

    烧灶头,柴草是个问题,光有田里的稻草麦草根本不够,到了冬天,生产队就去茅山包一个山头,七、八个壮劳力去山上砍柴草,当地叫“剐草”,住在山中老乡家,打地铺,专门派一人负责伙食,其余上山,一干就是十来天。

    枯草,树枝用镰刀砍,枯树根,用铁镐挖,捆好挑下山,先放在驻地,回生产队时运回去。

    这一生,也算是当过一回樵夫了。

    冬日的阳光,洒满山坡,砍柴之余,极目远眺,一层层山峦仰躺在大地上,人都散开在大山上,远处有刀砍树的嚓嚓声,有刀碰石的叮珰声,阵阵微风吹过,鸟雀扑腾着飞过蓝天,山脚下,偶尔有野兔跑过,汗水淌了干,干了又淌。

    每年都有人去山上剐草,茅山剃光了头似的,成了秃山,这就是当年茅山的样子。

    下乡第二年,冬去春来,春天的茅山,生机盎然。

    荷花郎开的是紫红色的花,一片一片的,

    油菜田里的花是嫩黄色的,一片一片的,

    麦田里的麦苗是绿油油的,也是一片一片的,

    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五彩斑斓的地毯,铺在广袤的大地上,茅山在远处是浅浅的蓝。

    想去茅山了。

    田边路上,三三两两,有时七个八个十来个,朝着西边茅山走去,年岁大一点的,肩上背着香袋,年岁小一点的,穿着五颜六色的鲜艳的衣服,彩旗似的有说有笑的飘过,十有八九是女香客,我们在田里干活,拄着锄头柄看着,老乡们指指点点议论着,说,每年这个时候,路上就是这样,从前头,人还要多……

    茅山究竟是个啥样?

    想去茅山了。

    选一个好天,几个同学一起上路,一路疯,一路看,眼前的景,迎面的风,都是那么的惬意,心情是那么的好,权把苦累全抛下,向着茅山前进!

    进山了,平原地方来的年轻人,见到山就激动,见到石头就已兴奋。

    山路弯弯向前。

    见路边有煤矿工人在干活,挖出来的灰黑色的东西,小半象煤大半象石头,这也能烧吗?据说江南也有煤矿,是许世友说的。

    有一条石子路,对着山头,那路的尽头,据说有解放军在山里挖了很深的洞,洞里能开汽车,后来洞口被堵住了,解放军也走了云云,深挖洞的年代。

    转过山腰的路,向右边拐过,看到一块大石头,光溜溜的一块大石头在路右边竖着,路左下方,是一汪水塘,水波粼粼粼,几株树木挺立在水边,倒影随波摇动,景色好美啊。

    爬山,一路向上走,山顶就是道观了。

    那时的道观,一片破败。

    山门观舍,全是清水砖墙,残缺的山门进去,是台阶,左边有一个水塘,三、四平米大小,里面有些清水,全是天落水,就是道士的吃用水了。上台阶是一个平台,右侧山墙已倒塌,站上乱砖堆向前看,便是茫茫天地,平台正前方,是大殿,空空的一个屋壳子,地上堆放着一些杂物,平台的左侧,一个屋子有一两个道士在里面,已没有了道士那种打扮,更没有了那仙风道骨的神气。

    神像也没有,香火也没有,一片死寂的样子。不知道那些香客去了哪里?

    在插队那时,在茅山,进山剐草当樵夫干过,挑土筑坝建水库干过,跟着赤脚医生采挖草药干过,填沟灭虰螺干过,在茅山,平坟头造梯田干过……后来去茅山画画写生过。

    茅山已大变了模样,几十年桑田沧海,已今非昔比了。

    关键词: 周年 飞鹤飞悦奶粉价格 女包批发价 会员机

    上一篇:霸州:东段乡“廉政小院”作用大    下一篇:刘营伍乡:聚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,打通法治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